栏目分类

热点资讯

你的位置:炎龙铠甲终极 > 新闻动态 >

俄乌战争给中国最大启发之一:导弹和无人机必须价格便宜且量足
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01:34    点击次数:112

俄乌冲突给现代战争启示录:当导弹耗尽时战场会发生什么?

当人们回顾持续已久的俄乌战争时,总有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:开战初期,俄军曾以雷霆之势发射600余枚各型导弹,甚至动用了人类首款实战化高超音速武器匕首。随后又投入约85万架无人机参战,单日最高出动量突破800架次。如此猛烈的攻势,为何至今仍未打破战场僵局?

这场战争给中国军队上了生动一课:现代战争中,武器弹药储备的重要性远超想象。特别是像导弹和无人机这样的战场明星,必须确保价格亲民、数量充足。东风系列导弹和各类无人机,更需要做到库存充裕、随取随用。

【导弹:从所向披靡到捉襟见肘】

战争初期,俄军导弹部队确实展现出惊人威力。以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为例,这款射程500公里的精确打击利器,配合数百公斤的高爆弹头,堪称指哪打哪的典范。而口径巡航导弹更以1500-2600公里的超远射程,实现了千里点穴的战术效果。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的首次实战应用,一度引发全球军事界震动。

但好景不长,随着战事胶着,俄军导弹库存迅速见底。近期频频传出启用封存导弹、改装老旧弹药的消息,甚至出现连续半月无导弹可用的窘境。这暴露出一个残酷现实:再先进的武器,一旦陷入消耗战,都会沦为战场快消品。

展开剩余55%

【僵持战的武器黑洞】

战场相持阶段就像个无底洞:防御工事密布、目标隐蔽分散,要取得战果就必须加大打击密度和精度。此时双方都在等待破局时刻,弹药消耗呈几何级增长。俄军的困境在于:初期豪掷千金的导弹攻势未能打开局面,后续补给又跟不上,最终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。

【昂贵武器的性价比陷阱】

细究俄军导弹使用,存在三大误区:

1. 对手差异:乌克兰获得西方先进防空系统,与当年伊拉克不可同日而语

2. 体系短板:俄军信息化水平不足,常出现导弹打空营房的浪费

3. 手段单一:被迫用匕首这样的尖端武器打击普通油库,好比金条砸核桃

【无人机的逆袭】

正是这些教训,让廉价无人机大放异彩。当前俄乌双方无人机储备已达惊人规模:

- 乌克兰:已采购150万架

- 俄罗斯:日均量产4000架FPV无人机

这些空中敢死队以AI赋能、价格低廉的优势,正在改写战争规则。

【中国制造的底气】

值得庆幸的是,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。相较于战前工业实力跌出世界前十的俄罗斯,我国在战时产能方面具备绝对优势。从东风导弹到各型无人机,我们既有质的保证,更有量的底气。这场远方的战争,正为我们敲响警钟:现代战争,拼的不仅是武器先进性,更是持续供给的能力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我的网站